38. 適合中醫中藥是那些人 ?

  • Post category:Article / News

從小長大我們養成一個看醫生的普遍概念,一般病症尤其是急性病症以看西醫為主,但是碰到了慢性病症,比如看西醫持續超過三個月的病症,吃西藥也不能改善或治癒,就會慢慢產生疑問是否應該改看中醫吃中藥,但是對中醫除非是名醫已經建立聲譽,否則不是那麼有信心。 但是中藥補品倒是吃的很多,比如燉雞湯撒上一把枸杞或放入幾片當歸,更不要說像當歸鴨、藥燉排骨或四神湯等國民滋補聖品,愈到冬天,愈受歡迎。

一、什麼類型的人最適合用中醫中藥治療

實務上幾千年來中醫中藥治療的病人是不分類型的,理論上醫藥都是應該要能治療所有的人,中醫在方法上要用四診(望聞問切)八綱(陰、陽、表、裏、寒、熱、虛、實)八個綱領、實施辯證論治來面對不同症狀的病人。近年來西醫也逐步走向個人化醫療、精準醫療,表示同樣的病症對不同的人種、擁有不同的基因,治療方法是要不一樣的,用的藥也是不一樣的,也就是治療要有針對性的,效果才能提升,愈來愈像中醫的四診八綱。這讓我們想到很少人問的一個原始最根本問題 : 甚麼類型的人用中醫中藥治療比較快速。

Image by vivi14216 from Pixabay

二、經絡敏感型的人可能最適合中醫中藥

在我第32篇「中藥未解之謎 – 藥性與歸經」及第34篇「信息醫學開始找到科學的基礎」專欄中,分析中醫使用經絡理論來診病治病、其實有很大的一個部份屬於信息醫學,例如針灸打通經絡讓X信息可以順利在經絡中傳導傳送信息而平衡身體各子系統運作恢復身體健康,而中藥的藥性與歸經現象也可能是藥物信息與臟器分子信息間相互吸引而產生歸經的現象,因此可以猜想,經絡比較敏感型的人,可能對中醫中藥也比較敏感。問題是如何知道誰是經絡敏感型的類型的人 ? 有簡單的方法來測量嗎 ?

三、撓場可以測出經絡敏感型類型

我2016到2018年在台大電機系及研究所開「人體潛能專題」課程介紹我25年來研究氣功及特異功能的成果,課中有一項測試就是同學對撓場的感受程度,當時我用的撓場產生器如圖一所示,是哈薩克共和國工程師Sphilman所製作。中心環形磁鐵高速旋轉在軸心方向產生強大的撓場。 結果我發現用撓場照手心30秒鐘,近200位修課的同學約有五分之一到六分之一的同學會產生不同的感受:涼、溫、麻等感覺,最敏感的同學不但手掌可以感受到撓場的範圍大小,而且會產生麻感,從中指頭中衝穴麻起,沿心包經走到手肘的曲澤穴停止。而且一張沾水的紙張就可以減弱或消除這些感覺。也就是撓場產生的時空扭曲效應被經絡感覺到了產生這種感覺,水則會吸收撓場消除這些感覺。因我建議此一般人就經絡敏感程度分成三類 :

  1. 第一類 : 極度敏感型 : 可以感覺麻感、範圍大小,麻感會沿手臂傳導;
  2. 第二類 : 敏感型 :  可以感覺麻、涼、溫等其他感覺,但範圍不確定也不會傳導;
  3. 第三類 : 不敏感型 :完全沒有感覺
撓場產生器

今年5月國內的氣機科技公司出品了另一種Arkimov撓場產生器直接用特斯拉線圈充電而產生,體積較小使用方便,手放在上方30秒鐘,根據感覺就可以知道自己是不是經絡敏感型或極度敏感型。我推測去看中醫的病人或中醫師如果先檢驗一下病人的經絡敏感程度,會更容易判斷中醫藥療效的快慢。